Ta們眼中的必克英語
生活中,很多國人都有過類似的經(jīng)歷:當我們使用英語口語與外國人交流時,常常發(fā)現(xiàn)很難完整表達好自己的思想或者理解別人的情感內(nèi)涵,有時由于自己的中式發(fā)音加上不理解對方的文化習俗還鬧出不少笑話。那么,英語口語學習應當注意些什么才能避免中式英語的尷尬出現(xiàn)呢?
記者針對這個問題采訪了國內(nèi)權(quán)威英語口語培訓機構(gòu)必克英語(http://www.spiiker.com)資深培訓師Eric,Eric表示:根據(jù)多年豐富的教學經(jīng)驗,針對國內(nèi)學習者的現(xiàn)狀,建議國內(nèi)學習者應當注意以下方面。
了解西方國家風土人情。
想要實現(xiàn)有效交際,首先需要了解西方國家的文化和風土人情,重點了解中西文化差異及其不同表達方式。如:Jack is a green hand at doing this work.(杰克做這種工作沒有經(jīng)驗)這里“green hand”意思是“生手”、“沒有經(jīng)驗”,而不是“綠色的手”之意。英國是個島國,船是重要交通工具,為保養(yǎng)船只,常用與海水一樣的綠色油漆來漆船。一個不熟練的油漆工,工作時常會雙手粘滿油漆。了解了這一背景,“green hand”之意就不喻自明。又如:Smith can do nothing in the company because he is just a small potato there.(史密斯在這家公司起不了什么作用,因為他在那里是個小人物)“a small potato”是“小人物”之意,而非“小土豆”的意思。只有了解西方文化,才會理解這種修辭的意義。
要在適當語言環(huán)境中使用適當?shù)恼Z言。
語言環(huán)境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用詞。要注意在不同的語言環(huán)境中使用適合上下文的詞,使思想連貫、內(nèi)容完整。如:在西方,醫(yī)生看到病人常問“How do you feel?”“What's wrong?”看到病人臉色不好,會說“You look pale.”或問“Do you sleep well?”而不說“How are you?”(你好嗎?)那是西方人見面時相互寒暄的用法,并不是真的詢問別人的身體狀況。
交際過程中,學會判斷和選擇可接受的語言形式。
我們常會給對方提建議,提建議的目的是讓別人接受我們的建議。當然,對方是否接受我們的建議,取決于建議的可行性,但是要避免使用帶有命令口氣的詞語和方式。如:“Is groups you (not) to do sth …”,“You must/should…”等,而用婉轉(zhuǎn)語氣,恰當?shù)恼Z言都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對方接受建議與否。如:“Why don't you…?”,“Why not…?”,“You'd better….”“Do you think…?”等。
養(yǎng)成英語思維習慣排除交際障礙。
英漢兩種語言差異較大,用漢語思維模式來取代英語思維模式,往往會逐字理解、對釋,這種一一對應的錯誤模式違反了英語表達規(guī)律。如:今天天氣很悶。漢語習慣往往形成錯誤的表達:Today is very close. 而英語語法中表示天氣時間和距離,常用it做主語,正確的表達應是:It is very close today. 又如:對不起,我把字典忘在家里了。按漢語的字面意思則容易錯誤表達為:Sorry, I forget my dictionary at home.而I left my dictionary at home 才是符合英語思維習慣的表達。
提高英語口語應多聽地道的英語,培養(yǎng)直接用英語記憶和思維的習慣,這樣才能逐漸克服母語干擾,養(yǎng)成直接用英語表達的良好習慣。若是環(huán)境無法滿足,那么必克英語這種專業(yè)型的外教 英語培訓機構(gòu)也是很好的選擇。(必克英語咨詢熱線:400-800-9144)
媒體報道:http://finance.21cn.com/newsdoc/zx/2012/10/25/13391092.shtml